董曉瑜,男,38歲,自愿加入社區防疫志愿隊。沒有全副武裝的戰袍,有的僅僅只是一副口罩一件紅馬甲,他便成為了抗疫前線上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他主動放棄休息,夜以繼日、任勞任怨,按照疫情防控要求,嚴格落實“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疫情防控措施,協助社區實行地毯式排查,確保隱患點無遺漏。 疫情當前,他是無所畏懼的逆行者,冒著可能被感染的風險,積極為社區居家隔離人員測量體溫,為他們解決各類生活所需;他是仔細全面的消毒員,為避免居民接觸感染,主動了解消毒知識和操作程序,對社區的樓道、電梯、垃圾箱等公共設施開展全方位的消殺工作;他是恪盡職守的守門員,在社區出入卡點嚴格執行特殊人群持證進出,外來人員一律禁入小區的鐵律,逢進必登逢人必測逢車必查,還替業主收發快遞外賣等工作;他是耐心細致的宣講員,特別是針對社區內一些還未意識到疫情嚴重性而依舊拒戴口罩扎堆聊天的老年人,他都會耐心上前勸說,并告知此次疫情的嚴重性及最新動態,向他們普及防疫政策等,督促并引導居民提高警惕,形成良好防疫習慣。 自8月13日踏上志愿者崗位以來,在東梁村新民居,保供、做核酸,他每天爬樓三百多層,超負荷的工作使得他手上腳上都是水泡,大腿一直浮腫。他早出晚歸,經常不得不忙碌到晚上十一二點才能吃上晚飯,平均每天更是睡不到5小時,每當取下口罩時,黝黑的臉上除了汗水還有深深的勒痕。他用枕戈待旦的堅守,體貼細心的態度感動著小區居民,默默貢獻著自己作為志愿者的一份力量。 |